实验室中的测量仪器设备种类有很多, 在设备质量管理与维护过程中, 既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测工作, 还要对检测过程进行清晰的记录和状态标记, 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
1 实验仪器质量管理者的意识薄弱
实验室管理员和操作员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缺乏专业性的培训, 没有及时地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校验, 久而久之实验仪器就会出现测试精准度偏离控制的问题, 从而造成对实验结果误判。另外, 实验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可能会对使用设备仪器操作不当, 从而使得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缩短。
2 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没有建立全面性的管理体系, 一些小型实验室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仅由操作者对仪器进行维护管理, 缺乏对实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众多, 虽然每次进行实验时可能使用到的设备有限, 但其他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在缺乏全面性管理手段的情况下, 许多设备的老化问题已经过于严重, 但是仍没有报废并更换新的设备, 从而在需要使用时会对实验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
3 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 在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时, 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 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报废、重购或安排维修。但是, 由于管理流程的复杂和执行力度差, 仪器报修或报废审批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还会产生较高的管理经费。因此,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许多管理标准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 许多仪器设备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4 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
维护管理是仪器设备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应对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细化的安排, 并制定长期的设备维护计划,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设备维护措施, 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但是, 由于部分实验室的人员配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使得维护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再加上维护管理措施的缺失, 给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5 仪器设备归档混乱
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记录和归档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验室购入设备时, 需建立设备监理档案, 并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详细记录, 同时对设备说明书和保修卡等材料进行妥善保管, 为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检修提供依据。但是, 由于仪器设备的种类繁多, 数量庞大, 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归档办法, 所以许多实验室的设备档案较为混乱, 档案利用率较低, 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6 缺乏使用指导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为仪器设备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 特别是对于实验室新近采购的新型设备, 使用者普遍不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 容易出现错误操作, 不仅影响实验的检测结果, 还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 管理人员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依据, 向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在这方面出现管理问题也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