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昌吉

服务热线:176 2192 3717
176 2192 3717

他们都在找: 上海昌吉SYD-0719C-1自动车辙
当前位置昌吉 > 技术支持 >

煤层气混合制冷工艺液化流程技术分析

导读:国新能源集团在山西阳泉建设了一座具有调峰储气功能的液化天然气工厂,原料气为煤层气,液化采用 MRC 混合冷剂制冷的液化工艺技术。本文对预处理阶段的脱酸流程、脱氮流程和液化


返回列表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9-12-04 14:34【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从起步到发展,在液化、储存、 运输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新能源集团在 山西阳泉建设了一座具有调峰储气功能的液化天然 气工厂,原料气为煤层气,该液化工厂在冬季用气 高峰时或上游管道发生事故时,可为阳泉地区提供 调峰气源。日处理煤层气 5×105 Nm3 /d,根据进入工 厂前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原料气中含有 92.37%的甲 烷,还含有酸性气体、水、苯、重烃和机械杂质, 所以在进行液化前必须进行原料气预处理,防止在 液化过程中结晶堵塞管道或腐蚀管道设备。液化采 用 MRC 混合冷剂制冷的液化工艺技术,本文对预 处理阶段的脱酸流程、脱氮流程和液化流程进行重点阐述分析。

煤层气预处理主要工艺流程及运 情况技术分析
1.1 脱除酸性气体流程及运行情况技术分析
从再生塔来的活化 MDEA 溶液(贫液)经贫液 泵升压(~6.3 MPa、51 ℃)分成两路,一路直接 进入吸收塔顶部作为脱酸吸收剂,另一路经调节阀 控制流量后进入溶液过滤器,在溶液过滤器中过滤 炭的作用下在线脱除溶液中的杂质后进入贫液泵入 口。 加压后的原料煤层气中 CO2 含量≤3.5%,温度 为 40 ℃,当进入吸收器时,原料气自下而上通过 吸收塔,与自上而下的活化 MDEA 溶液(贫液)在 吸收塔内填料表面逆向流动,进行充分传质传热; 气体中的 CO2、H2S 等酸性气体被溶液大量吸收进 入液相,未被吸收的组分从吸收塔顶部流出。从塔 顶分离出的气体经冷却器降温至-40 ℃后,在分离 器中完成气液分离,气体从分离器顶部流出并进入 吸收塔顶过滤器,在吸收塔顶过滤器中分离掉机械 杂质及游离液体并调整压力后去脱水塔。从分离器 底部出来的液体和塔顶过滤器底部出来的液体混合 后进入闪蒸罐循环使用。

活化 MDEA 溶液吸收酸性气体后称为富液(~ 5.5 MPa、55~61 ℃),从吸收塔底流出,经调节阀 降压至 0.5 MPa 后进入闪蒸罐,在闪蒸罐中因降压 闪蒸出的气体从顶部流出,经调节阀控制压力后去 放散系统。为保证闪蒸罐压力稳定及避免溶液氧化, 引氮气进入闪蒸罐以形成氮封。从闪蒸罐底部流出 的液体通过贫富液换热器与贫液换热升温到 96 ℃ 左右,并经调节阀控制液位后进入再生塔顶部。再 生塔采用微正压汽提的方式完成对活化 MDEA 溶 液的再生,富液自上而下通过再生塔,在再生塔内 填料表面与自下而上的气提蒸汽逆向流动,进行充 分的传质传热。富液中的酸性气体被大量解析至气 相并伴随气提蒸汽从再生塔顶流出,富液中的酸性 气体被解析至满足要求后称为贫液,从塔底流出去 贫富液换热器换热降温后去贫液泵进口循环使用。 从再生塔顶部流出的气体经再生塔冷却器降温后 (0.03 MPa、40 ℃)进入再生塔顶气液分离器, 在气液分离器完成气液分离,气体从分离器顶部流 向酸气脱硫塔,脱硫后的气体从脱硫塔的顶部流出 并调整好压力后高点放空。

吸收塔实际运行参数与设计参数出现的差异主 要为吸收塔的工作压力和贫胺液入塔的温度。一是 煤层气入吸收塔的设计压力为 5.5 Mpa,但实际运 行压力直接由原料气压缩机排气压力决定,因本装 置中原料气压缩机电机电流在压缩机排气压力为 4.75 Mpa 左右时就达到额定电流,为确保压缩机及 电机正常平稳运行,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控制在 4.75 Mpa,从而导致吸收塔工作压力低于设定压力。 二是贫液进吸收塔的设计温度为 50 ℃,可通过贫 液冷却器来调节(水冷)。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适当将 胺液温度降低以减少和入塔天然气的温差使胺液吸 附酸气的效果更好,胺液调试中的最佳温度为 42 ℃左右,所以将运行温度设定为 42±1.0 ℃。进 入吸收塔的煤层气来自原料气压缩机冷却并分离后 温度较低,因原料气升压冷却后会初步分离出含烃 的液体,而冷却后温度越低分离效果越好,从而避 免了煤层气在进入吸收塔中析出烃类液体而污染胺 液,这样就使得入塔煤层气与贫液存在一定的温差, 两流体在接触后先发生热交换的物理反应然后进行 吸附化学反应,这使得吸收效率降低,所以适当降 低贫液温度会提高吸附效率。

脱酸单元在调试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 在吸收塔处理量及胺液流量及温度正常(运行参数 不变)的情况下发生 CO2在线分析仪显示数值增大 并超过了考核值 20 ppm(17 升至 22 ppm),通过分 析原料煤层气中 CO2含量的变化、胺液循环流量及 温度及再生塔的再生情况,确定 CO2分析仪出现测 量漂移的可能性较大,对 CO2在线分析仪进行校准 后测量数值回复至原来稳定状态。二是再生塔顶分 离器分离出溶液过多,按照设计单台回收泵运行, 分离出的溶液量大于回收泵的最大回收量,导致分 离器液位逐渐升高。分析原因为再生塔内水溶液蒸 发过多,为保证胺液再生完全再生塔塔底设计温度 为 115 ℃、塔顶出气温度 105 ℃,实际运行中塔底 温度在 115 ℃时塔顶温度达到 110 ℃,使得给富胺 液加热的溶液蒸汽量过多,经过冷却器冷凝回收的 溶液过多,从而超过了回收泵的负荷量。通过降低 加热温度使塔顶温度控制在 106±1 ℃时(塔底加热 温度 109 ℃),再生塔内的蒸汽量减少同时也保证 了胺液的正常再生,使溶液回收系统正常工作。 三 是胺液的吸附条件为高压低温,在溶液未吸附饱和 的情况下,吸收塔的工作压力越高吸收效果越好。 调试阶段就出现在胺液循环量一定的情况下吸收塔 的工作压力降低,其吸附性降低,使煤层气脱酸气 后 CO2指标上升(在吸收塔工作压力为 2.5 Mpa 时 最大处理气量为 11 000 Nm³/h,此时煤层气脱酸后 的 CO2含量达到设计指标 20 ppm)。因胺液进吸收 塔的设计流量为 40 m³/h 是在吸收塔设计进气流量 20 833 Nm³/h 和设计压力为 5.5 Mpa 时的循环量, 而实际吸收塔的工作压力为 4.6 Mpa,所以在额定 负荷时需适当增加胺液的循环量。四是在提产阶段, 提产即提高原料气的瞬时处理量,使原料气在进脱 酸塔的流量及流速有所增加,若提产过快会使煤层 气的流量及流速变化过大,使净化后的 CO2略微上 升,严重情况会使胺液在填料中流速降低甚至会引 起短暂发泡情况,

液化单元中在重烃分离器中分离液烃后的净化 煤层气,从重烃分离器的顶部流出,返回冷箱中继 续深冷至-162 ℃,当净化气中氮气含量不高时, LCBM(液化煤层气)产品可直接经节流阀降压至 0.012 MPa 并经质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储罐储存; 如果净化煤层气中的氮气含量偏高时,LCBM 需进 入脱氮塔进行脱氮。 LCBM 经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脱氮塔下塔中部, 由重烃分离器出来的预冷净化气取出一股气作为脱 氮塔的汽提气体,经节流阀降温后(-107 ℃)由脱 氮塔下塔的进入与冷箱来的 LCBM 逆向接触进行 气提,汽提后的不凝气(BOG 气体)继续和脱氮塔 顶部的 BOG 节流降温后形成的 LCBM 换热后,从 冷箱底部进入。BOG 汽提复温后进入 BOG 压缩机 升压,之后重新进入冷箱过冷液化,经过节流降温 后(降至-170 ℃以下)进入脱氮塔上塔(冷凝塔) 进行分离
昌吉地质仪器调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煤层气所 需冷量与制冷剂提供冷量的平衡调节。合理的制冷 剂配比不仅能使冷箱各温度层均匀,也可以减少制 冷剂总体的循环量,从而减少了制冷消耗。煤层气 进冷箱的组分及压力的变化会引起冷箱各点温度的 变化,煤层气中轻组分含量增多或者煤层气的压力 降低,使得煤层气混合气体的沸点降低,从而使煤 层气的液化点降低,此时冷箱的制冷量失去平衡, 上板翅冷量过剩温度减低,下板翅冷量不足温度上 升,要适当调节制冷剂配比和流量,增加制冷剂中 氮气和甲烷的比例

结束语 本文依据国新能源煤层气混合制冷工艺液化项 目对预处理中的脱酸流程和脱氮流程及液化工艺流 程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原设计参数与试运行阶段 实际运行参数进行比对,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进行了重点阐述,实际运行效果良好,符合相关设 计要求,同时,对液化项目后期运行奠定理论基础。